洗腦的第一步總是要先讓人接受灌輸這個動作,然後才能給他人洗腦。
很多灌輸都用崇高的目的作為偽裝從而欺騙人們接受這個灌輸動作然後才對人們逐步洗腦。
方法 : 心靈控制
人是非理性動物,有感情,只要是正常人,無論是誰都一樣,心靈控制術把人的意識層面主要分成意識和潛意識,意識負責處理邏輯信息,潛意識負責處理感情信息。意識位於信息源與感情之間,對信息進行變換和攔截,只有那些能夠通過意識盤查的信息才能進入潛意識,從而引起感情波動,意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與經驗有關,經驗豐富則攔截能力強,經驗不豐富則攔截能力弱(經驗包括概念的積累),比如流星花園,其中包含大量不現實信息。這些信息在一個成人的意識中被過濾掉。因為數量大,所以意識發出警告聲稱信息源所發出信息為不健康信息。從而引起成人(單指經驗豐富)的反感。而很多學生因為經驗缺乏,導致其中所包含的超載信息進入潛意識,從而引起感情波動,而有意安排的信息則產生了類似催眠的效果,使很多學生死心塌地的愛上了這部戲。
心靈控制術對人控制的另一個重要理論是。無論什麼人在意識層面都有弱點。意識可以說是心靈的保護層,保護脆弱且敏感的潛意識。但是無論什麼人的這層保護層都會有些弱點。比如很多人都有些傷心的過去,當談話內容涉及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意識的攔截能力便顯得薄弱許多,這時許多平時無法接近潛意識的信息進入到潛意識當中,造成感情波動。當事人可能會陷入到悲傷的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中,或出現過激反應以加強意識層的攔截能力。
所以心靈控制術成功的關鍵是尋找並利用弱點。
無論催眠或心靈控制都要用到信任,而其中不同的是,心靈控制術是完全的卑鄙的利用信任。
一般來說,實施精神控制有以下6個條件。
1. 使人意識不到存在著一個控制和改變自己的計劃:個體發現自己一步步在改變,捐獻金錢、放棄工作、越來越狂熱,但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是自己自然而然變化的。操縱者並沒有明確提出要求,但所有人都“自發”走了一條最符合操縱者利益的路。
2. 控制人的時間和生理環境(人際接觸和信息):通過一系列規則、要求或建議實現對操縱者個體時間和環境的控制。
3. 創造一種無能感、恐懼和依賴性:提出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美妙前景,而這個目標只有參加組織的活動才能達到。貶低現實生活、誇大美好前景。責備個體的缺陷,使被操縱者逐漸產生一種無能感和依賴性。
4. 壓制個性化的行為與態度:一些思想要按照組織者的意思進行。所有一切,上有操縱者理論上的提倡,下面通過個體間的相互評價和監督來進行,因而具有強大的力量。很快個體就認識到,進入這個組織就要拋棄過去的自己。
5. 灌輸新的行為與態度:被操縱者進入組織以後。其他個體的尊重和肯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得到肯定,就認為具有最大價值;個人看法得到組織的鄙夷或者漠視,就唯恐棄之不及。經過一段時間,一個新人誕生了,就成為操縱者的留聲機和傳聲筒。
6. 提出一套循環論證的理論:在實施精神控制的組織中。個體總是錯誤的,組織總是崇高的,外部世界總是低級的、邪惡的。被操縱者長期處於這種氛圍中,別人用這套邏輯對待他,他也理直氣壯這樣對待別人。最後,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很難認識到,也很難走出來了。
症狀
精神控制的操縱者往往有以下舉動。
1. 提出許多希望和暗示,激起被操縱者的虛榮心和好勝心,使他們自覺按照要求行動;發展一套內部術語,或者賦予一些詞語特殊含義。讓被操縱者用於交流和思考,以強化個體對所倡導理論的使用,並增加他們與正常社會的隔膜;剛加入組織時。操縱者往往會給予慷慨的讚美和獎勵,使被操縱者感到愛和幸福;但隨後個體就感到恐慌,因為操縱者許諾的美好前景由於自己的缺陷。總是不能實現,覺得自己愚蠢、墮落,慢慢變得抑鬱、焦慮、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2. 受到精神控制的個體往往有以下特徵:他們重複操縱者灌輸給他們的內容,成為操縱者的留聲機和傳聲筒;說話的語氣和韻律會發生變化。變得激動、高亢或莊嚴、緩慢,同時表情也變得嚴肅、莊嚴或緊張,眼神也更明亮、閃光。到最後。精神控制的犧牲品會變得虛弱、依賴以及形成雙重人格,產生認知功能紊亂、核心信念改變以及出現精神病症狀。
原因
第一:對社會或對周邊的不滿。
例如:社會分配不公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可能累積不滿的要素。因為有這種怨恨,就很容易產生和其它人共同怨恨的共鳴。如果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讓你順著他的意願的話,那麼他只需要現挑起你的怨恨,很快你就會喪失判斷力和意志力。當他們在現實跟前感到無可奈何的時候,當怨恨越來越大的時候,也就是最容易被人誘導的時候。
第二:不切實際的夢想。
如果說怨恨不是人人都有的話,不切實際的夢想則可能潛在地存在每個人的心中。不切實際的夢想導致被洗腦,主要表現在幾種人身上。一是缺少社會經驗的人。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對有些人鼓吹的理論無法正確判斷,容易順著別人的思路去思考。二是弱勢群體。越是弱勢,越會有夢想。夢想過於強烈了,就會演變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對弱勢群體造成了極大的社會生存壓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很多人存在幻想。這種幻想太容易被誘導了,因為幻想會讓你延著適應你幻想的思路上去想。你不這樣想,心裡必會有一種焦慮。你沿著別人的思路想,反而心理會輕鬆一些。
第三:不對稱的信息。
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不對稱。一是知識缺乏所導致的不對稱。例如知識非常缺乏,聽什麼是什麼,這種人是組織最喜歡的。因為不懂,就容易把似是而非的東西當成真的。例如,組織編造了所謂的真知識,雖然誰也沒有見過這種所謂的資料從那裡出來,而僅僅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口傳和復制,雖然那裡面充滿了虛假、編造、慌言和似是而非的說法,但由於很多人根本不了解,無法判斷真偽,所以容易輕信。還有一種不對稱產生於信息渠道的利用上。組織信息的傳遞都是通過熟悉的關係進行的,而不是正規的渠道,而中國文化中對熟悉關係的信任是很高的,所以這種傳遞一開始就有迷惑性。而由於這種迷惑,很多人或者不願意,或者找不到正規的渠道去進一步了解和證實。
第四:類似氣功的氣場效應。
凡是進入組織的人,都會被安排參加各種所謂的課程。這種課程的安排往往是精心設計的,有人講課。有人做見證,有人敲邊鼓,有人造氣氛,如果是孤立的幾個人參加這樣的活動。受到周邊的這種氣氛的渲染,很少有人會有堅強的定力不受影響。這就是場的效應。在人際關係之間也存在著這樣的場,它會影響到人們的思考和思想。由於這種場的存在,使人的思想逐步與原來周邊的人產生隔閡,你不到這樣的場就不舒服,就會看到、聽到他們所謂的負面。其實他們所說的所謂負面都是客觀的事實,但由於你在場裡已經把它界定為負面,所以你根本就不能接受其它的信息。這就使你離不開這樣的場。
廣義的洗腦,又分為長時間和短時間洗腦。長時間的洗腦,從我們一出生就在進行。
短時迅速的洗腦多半出現在傳銷,科幻,搞笑,網絡遊戲,假新聞
36大手段編輯
1、讓人處於高亢的情緒狀態,讓生理左右心理,讓情感戰勝理智。當人們處於一種過激的情緒狀態時,是無法用理性思考的。洗腦者深知這一點,所以會製造一些活動讓受洗人處於一種持續高亢的情緒中,比如反复唱歌、朗誦、喊口號等等。
2、只提供單一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把其他的信息源和通道屏蔽。當人們長期處於單種信息的環境下。就逐漸失去了批評性思考的能力,只能被動接受這種信息。
3、通過身體力行來強化信仰。洗腦者會讓受洗者對思想進行實踐,這些實踐對於內心的認同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即便有些人原本思想上不接受,但是如果長時間按照規定做某些事情,最後也會發生態度的轉變。心理決定行為,同時行為決定心理。
4、製造群體壓力,尤其是讓周邊人、同伴等施加影響。洗腦者善於製造一種輿論環境。讓環境中所有的人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由於人天生是群體性動物,所以絕大多數人是無法抗拒這種壓力,只能選擇融入這個集體,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
5、儀式化。洗腦者會製造一些儀式,儀式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思想具象化、有形化,讓人們形成圖騰崇拜,並且儀式的莊嚴感也給受洗者造成必須遵從的壓力。
6、讓人做出承諾。洗腦者還有一高招,利用人的自律的力量,就是通過誘騙和施壓等各種手段讓受洗人做出一些承諾,即承諾一定遵守某些思想和行為法則,那麼受洗人就會陷入這一自我幫助搭建的牢籠中,如果今後質疑了這些思想和法則,就相當於違背了自己。
4常見案例編輯
傳銷、偽企業文化、性奴、邪教等。
5其它相關編輯
容易被洗腦的人
1、接受了灌輸式教育、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的人群。被洗腦者不一定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那些接受了灌輸式的教育(比如中國的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懷疑精神的人群也容易受洗腦者的心靈灌輸。
2、對自身現有價值觀懷疑的人群。最終被成功洗腦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點是對自身現有價值觀的懷疑,對現實生活與價值觀有所懷疑與不滿正是洗腦工作的切入點。
3、精神世界比較純潔。價值觀尚未成型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處在發展期,基本未定型,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對其洗腦是比較容易的。
4、價值觀受到社會現實生活的衝擊。產生迷惘的人。
5、比較專注於價值觀本身。本身價值觀的形成來源於書本或理論的人。
被洗腦的人基本都有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自我人格並不完整,在精神上需要引導。人類之中,適合挑選來洗腦的對象並不缺乏,教育的普及,以目前的程度,並不會減少這個基數。
取材自百度